湖北抗疫中“非遗”力量

【摘要】一场新冠疫肺炎情让湖北武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湖北、武汉全民抗疫的感人记忆中,一股来自湖北“非遗”的力量,贯穿在抗疫的吃、住、治疗等方面,展现了湖北“非遗”在特殊时期的特殊贡献和力量。

一场新冠疫肺炎情让湖北武汉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湖北、武汉全民抗疫的感人记忆中,一股来自湖北“非遗”的力量,贯穿在抗疫的吃、住、治疗等方面,展现了湖北“非遗”在特殊时期的特殊贡献和力量。

爱心捐赠 危难之时伸援手

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疫情防控期间,面对各大医院、特别是方舱医院物资紧缺的难题,枣阳粗布非遗项目保护单位——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向武汉多家方舱医院捐赠了3252件枣阳粗布床上用品,价值107万元。

在得知火神山医院工地和很多医院食物不足后, 1月26日,武汉四季美汤包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德隽和12名员工加入抗疫一线,第一周就向火神山等医院免费供应汤包7万个、烧卖2万个。5月12日至20日,武汉四季美汤包举行感恩医务人员专场免费供应活动,累计接待了1万多名医务人员,提供了3.5万笼汤包。

汪玉霞食品也是湖北省级传统美食类非遗项目。1月29日,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总经理熊年顺、杨建军带领公司员工将价值20万元的年货糕点送到了蔡甸协和江北医院、雷神山医院工地等5家单位,让抗疫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尝到了中华百年老字号的“年味”。

此外,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绣活(大冶刺绣)保护单位、黄石大冶刘小红刺绣艺术文化有限公司还向江苏省支援黄石市的医务队捐赠了400份刺绣枕头、丝巾,对逆行英雄表示感谢和慰问。

逆行抗疫 志愿守卫家乡

作为中医针灸推拿市级非遗传承人,多年来,枣阳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枣阳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襄阳“最美医生”张永龙义务为全市1000多名福利院老人针灸推拿,为无数贫病交加的病人免费治疗。

1月25日大年初一,张永龙揣着请战书第一时间赶到枣阳王城镇,向镇委、镇政府主动请缨要求到抗疫一线坚守卡点。在抗疫工作中,他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灾后心理健康康复治疗,成为隔离观察人员心中的“邻家大哥”。

疫情防控期间,枣阳粗布传承人、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大友线上积极做“云志愿者”,线下积极为抗疫一线服务。疫情暴发初期,医疗物资紧缺,刘大友申请在“湖北医院物质捐赠申领群”里担任线上志愿者,为湖北工业大学医院、同济医院、枣阳妇幼保健院、枣阳中医院等十几家医院牵线搭桥,从全球募集酒精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用物资。2月21日,他又报名参加了湖北工业大学校友志愿者队,为广东援汉医疗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传统文化 为抗疫加油鼓劲

武汉杖头木偶戏源于荆楚民间傀儡戏,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疫情防控期间,以庄源、吴恒等为代表的武汉杖头木偶戏传承人群体积极参与防疫宣传、抗疫行动。比如,庄源创作的木偶短片《抗病毒小宣传》《龟兔别乱跑》等作品,向少年儿童传递防疫知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防控疫情共克时艰的时刻,湖北许多剪纸传承人用剪纸的形式加入到疫情防控队伍中,共同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加油。武汉剪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毛明月先后创作了《武汉加油》《负重前行》《战“疫”日记》等多幅主题作品,有的作品还“走”进了方舱医院。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孙旭介绍,6月11日,湖北专门举办了“云游非遗·影像展”,运用数字化手段展出54个优秀非遗抗疫作品,展播26个非遗抗疫故事。该展览将一直持续至6月30日。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