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户外旅游是旅行社不错的转型方向?

【摘要】

目的地旅行社的发展困惑



先聊一聊什么是目的地旅行社?大多数人叫“地接社”,洋气一点叫“DMC”。
不管叫啥,现在应该都遇到了一些发展困惑。

01社会发展的需求进化


我们都知道,旅行社以销售“旅行团”为生,这个“团”字跟社会发展的需求进化是相违背的。
且不说什么KB团,低价游,就算是鸿鹄逸游10万客单价的产品,一旦成了“团”,就是反人性的。
不同年龄、身份、地域的人拼在一起,吃也不开心,睡也不开心,玩,也不开心,因为爱好就不同。
有的人喜欢山,有的人喜欢海,有的人喜欢人文,那每个景点停留时长听谁的?
小团化肯定是未来方向,但我不觉得能解决所有问题,我连我家人都不习惯一起出游。
我父母6点起床,我女儿7点,儿子8点,老婆9点,你说我们家几点从酒店出发?
原来的旅行团模式,必须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一起进化了。

02去中间化后如何求生


目的地旅行社比客源地旅行社更靠近资源,这本身是个优势,可以赚差价。
可现在酒店、景区、小交通、餐厅,每个资源碎片都开始直接2C,还乐意帮游客打包其它资源。
在深圳,很多酒店就成立了自己的团建部门,直接把原来旅行社的活干了,你怎么跟他拼?
旅行社最擅长的资源打包,在去中间化的时代,显得很被动、难堪。

03流量焦虑是永恒话题


每个老板都有流量焦虑症,可能目的地旅行社稍微好一点,毕竟可以2B,让组团社去卷。
疫情后,所有的地接社都在拥抱自媒体,通过抖音小红书去引流,试图把产品直接卖给游客。
这么做当然可行,但是否只有去卷流量这华山一条路呢?
我看未必,虽然我学电商,却是坚定的“产品主义者”,好的产品自带流量。
百人会有位会员,他把咱们恩施隔壁神农架的户外产品,按10块钱一条笔记,去找小红书素人投放。
引流到微信他再给10块,进活动群再给10块,只要你的产品(素材)好,总有素人的笔记会爆。
每天不到1000元,流量哗啦啦的就来了,节假日一天要发几十台车。
为了流量而引流,你的焦虑症肯定治不好。






户外旅游是不是救命稻草


感谢见路旅行所在的“势要在一起”户外同业联盟,我通过你们,也学到了很多关于户外旅游知识。
认识大家这几年看着你们快速成长,就知道,户外旅游是旅行社可以走通的一条路。

01玩户外成为年轻人风尚


任何产品离不开市场需求,我记得我20多岁的时候,就跟着磨坊论坛去徒步了。
20年过去了,玩户外仍然是年轻人的风尚,只是玩法更高级,保障更专业了。
我通过对“势要在一起”几位成员调研发现,女性竟是当下户外旅游产品的主力军。
中老年女性爱扎堆,一呼百应,能赏花的户外路线,一下子就收起来了;
年轻女孩玩得更野,脱下OL的套装,既可以穿上汉服去美拍,也可以穿上冲锋衣去登顶。
前面提到旅行团出游,会因为个性需求导致的潜在冲突,这一点在户外圈几乎不存在的。
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如果菜鸟跟不上,就会被老驴嘲笑,玩户外必须要有团队精神。
这是由产品属性决定的,所以不是旅行团不好,而是用在什么场景,类似的还有单身社交。

02户外旅游的门槛在哪里


户外旅游自然是有技术门槛的,还不低,这是好事。
你想登顶哈巴雪山,作为25岁生日给自己的礼物,但你自己完成不了。
一个专业的户外领队,最强的不是专业户外技能,比如结绳、攀岩、生火和急救。
而是在复杂气候情况下,结合队员身体状况,作出最合理的判断。
去年新疆大海道那个自驾团的悲剧,就是领队太不专业,做了要命的错误决策。

03需求+门槛=好生意


综上所述,有需求加高门槛的业务,那它就是一门好生意。
首先,无论从安全还是从体验乐趣出发,户外旅游都不适合单打独斗;
其次,户外旅游它是不怕去中间化的,因为客户自己搞不定,但他又想玩;
最后,户外是各流量平台的高热关键词,做好产品等流量找上门即可。
户外不是旅行社唯一的路,但确实可以帮还没转型的同业,提供试错方向。







给目的地户外产品的建议


户外这么好,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去做,你首先要有热爱。
见路旅行的“路上”兄弟,脱下俱牛“朱校长”这层身份,回家乡转型很成功,其中热爱占据了很大因素。
但我们还在路上,今天我虽然人没有来,好开药方的肖远山,要给户外同业朋友几点建议。

01牢记安全第一


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我们还是要时刻牢记在心。
当年磨坊在最高峰期跌落下来,跟东西冲穿越等线路,每年出几个人的事故有关。
有多少做户外的老板,辛辛苦苦干几年,出个事,一朝回到解放前?
买足买对保险,加强员工培训,遇到意外不要硬撑,天天对自己念叨,人命大于天。

02设置任务挑战


我们今天在恩施,话题边界是目的地户外旅游,我说一个地接社的误区吧。
传统地接社的老板说,客人这辈子就来一次恩施,我不需要考虑复购率。
你错了,且不说别的,户外领域很适合设置任务挑战,从而让户外爱好者多次复购。
骑行了青海湖,可以骑行独库公路,海南东线,还有澜沧江畔......
登顶了哈巴,还可以去爬四姑娘山大峰、夏羌拉、奥太娜......总之同样的主题任务可以重复挑战,真正的户外爱好者,就会一个一个来打卡。
具体经营,通过户外旅行联盟共享流量是一个方式,自有团队做候鸟式经营也是一个方式。



03去做“户外+”


我经常讲“旅游+”,今天在这样一个户外旅游论坛上,我来讲讲“户外+”。
第一个“+”,我建议加自然科普研学,因为有些地方,只能靠我们的脚步去抵达。
但往往这些地方,都适合做自然科普,比如动植物,比如地质,但一定要做好孩子的安全防护。
第二个“+”,我建议加心灵疗愈,这类产品都不便宜,也都适合户外场景,这里才能真正放空。
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在自己家的沙发上,和在雪山下的湖畔上,感受就是不一样。
第三个“+”,我建议加义工旅行,带领志愿者们走进大山深处,为村民提供社区服务。
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在恩施就有极佳的落地机会,少数民族地区,相对闭塞和偏僻。
双碳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再把无痕的可持续旅行概念植入,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会很受欢迎。
分享到: 更多
返回列表